各个品牌售后服务市场管理“黑洞”如何解决?
中国家电售后服务市场很大,家电制造商格力、美的、海尔、海信等,家电零售商苏宁、国美都曾推出过“售后服务品牌”,目前来看,发展的都差强人意。
一 通过了解,总结出现实中遇到的几个方面
1. 第三方外包服务 资源分配有利有弊
2. 规避互相抢单 减少恶意竞争
3. 即时性的服务是趋势 落地需要过程
现实中:每个品牌对服务的要求,以及产品的差异性带来的差异化服务需求是不同的,服务的标准化是个非常难的问题,对于厂家来讲,有时做活动会承诺八年免费维修,且是终身的。而外包服务商的收入主要靠上门费和配件费。
目前的三包通常是一年的包修期,但如果将包修延长到八年甚至终身,那么外包与工厂的结算就会有问题。如热水器超过包修期之外的,每年的服务成本在70~80元之间,如果是包修三年,多出来的五年,会产生350元的成本,这就是外包服务商的利润。因此,服务期限的承诺也是服务外包的制约和瓶颈。
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零售商,由于和厂家有上游的合作关系,再加上对服务有一定的承诺,如承诺24小时之内上门安装。结果就会出现,因为成交后有报单→厂家筛选→通过全国的400派单到代理商等流程上的时间差,或者用户不在家,24小时内没完成安装。其中有与客户约时间等等诸多弹性因素。
但这些零售商因为掌握第一手用户入口资源,就强势的抢走安装权。目前,很多烟灶安装类品牌的代理商是集代理服务一体的,据有代理商反映,尤其是对于线上销售的产品,这种行为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很大。
当下,现实情况是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服务和结算体系,有竞争和利益关系在内,存在一定的壁垒。而对消费者来讲,仍然信任厂家的服务。其实一些服务平台也不直接去做下游的服务落地工作,这些平台可能也没有服务网点,主要靠当地的代理商去做,如京东帮。但苏宁在一些地区有服务网点。如果由服务平台整合,每个平台首先考虑的就是其最基本的生存问题。
家电服务涉及到产品硬件、原材料等专业化供给,一些零部件非家电企业授权的服务商,是没有储备的。即便是一些家电维修服务单位可以开放共享服务团队,但是相关的产品零部件却无法快速共享并打通。对管理者来讲,一些标准和规范当然可以方便管理者去管理,但现实中,并不能提高效率。如为了做到流程的监控,有些平台或者公司所做的投资额大小先不提,单是对服务人员效率而言,一定是降低了。
从以上内容分析厂家必须打造一套真正意义的全流程服务平台
那么销售慧智给各个品牌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家电管理软件服务平台
二 对信息流进行业务落地,全流程的软件服务平台
1. 在线派单
集团总部获取各个渠道订单,包括天猫,京东,线上商城,直营店,卖场...等渠道
集团总部统一帮代理商设置共享产品,共享套餐,共享服务工单,品牌商掌握一手资料,和服务商,代理商打通资源信息,大大提升了效率,一些标准和服务规范得以实施!
2. 在线监管
厂方对代理商,服务商的产品和配件,耗材得以整理和汇总,并且构建品牌方的微信服务平台,掌握终端消费者,在线监管代理商的订单管理,售后管理,库存管理,进而管理一线的消费客户的信息。
3. 在线跟踪
顾客的所有消费产生记录,信息记录,订单跟踪信息会同时协同品牌方整个销售体系
4. 在线互动
顾客在售前,售中,售后都可以及时沟通到体系中的服务商,厂方,信息流通大大提升
5. 在线结算
集团派工,APP端扫码条码,集团补贴结算审核,补贴对账等等打通厂方结算体系
6. 在线回访
顾客回访也可及时查询顾客整个产品流通信息和服务信息,减少不必要的沟通,问题直达厂方和服务商,防止不必要的扯皮!
所以,我们通过给信息流系统化赋能,实现资源共享,产品共享,套餐共享,零配件共享,服务落地上的共享。我们能够真正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,对本品牌信息流进行业务落地,直接在线派单、在线监管、在线跟踪、在线互动、在线结算的全流程服务平台,一定能够提升社会的服务能力,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。